时间:2023-09-04
大
中
小
来源:阳泉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2023年阳泉热力·太原理工校企合作培训班圆满结束
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建立企业人才培养新路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8月7日至18日,阳泉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与太原理工大学联合开设“供热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针对基层生产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分两期进行。来自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杜震宇副院长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系张兴惠主任等8名博导、硕导组成的高级讲师团进行授课,共计162名生产、技术骨干及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培训周期历时10天,各项培训任务现已圆满完成。
本次培训班的开展,是阳泉热力与太原理工校企合作的重要开端,是双方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行动;也是公司生产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旨在围绕公司生产管理人员亟需提高技术理论和管理水平的现状,着重解决一线员工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薄弱、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业务技能不足等问题,通过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实现企业生产技术人员的业务素养不断拔高提升,让公司的人才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优势资源和核心动力。
此次校企合作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协商制定教学方案、课程内容、培训计划等,将行业规范、实景案例、科学管理、前沿技术等融入到培训内容。课程涵盖供热管道安装维护、工程施工规范、供热运行调节、设施设备特性调节、管网平衡控制、供热系统设计及行业发展前景及前沿技术应用等10个方面内容。通过培训学习让我们加深掌握供热行业发展的主流应用技术,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为期10天的培训过程中,太原理工大学资深讲师团队从不同的视角,结合自身宝贵经验,融入具体项目案例对供热行业知识进行了深入讲解。除了PPT课堂讲学外,还运用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对难点和关键点进行呈现,助力学员更好地理解掌握供热动态发展及行业规范等相关知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系的张兴惠主任结合自己三十年的供热教学经历,对不同室内供热系统的介绍及室内系统设计要点以及每种系统的使用特点和应用类型进行多方位的分析讲解,深入阐述了供热系统设计理念的更迭发展和行业发展前景,并重点讲解了供热系统需要通过“精、准、快、稳”的控制手段来达到精准供热、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也强调了供热的发展进程需要与时俱进,要充分结合当前大数据信息应用、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等推进智慧供热技术的纵深发展。从事供热教学科研近四十年的杜震宇副院长,用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我们深度剖析了未来我国供热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杜震宇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不断深化,城市供热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出更为绿色、节能、低污染为主的发展趋势。高效节能的取暖技术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更新换代都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作为城市供热行业,在技术投入和技术改进方面的投入以及组织管理方面的提升,都将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两期的培训,八位专家教授的授课精准对接企业生产实际,紧贴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论述深刻。并结合具体案例,为公司生产一线干部职工提高供热运行管理水平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对在实际工作中比较突出的供热系统设计、工程建设规范、管网运行调度、二网平衡调节、设备特性、管网测漏查漏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为参训学员从理论层面加深了解读,从实践层面提供了参考。本次培训分为专家授课和答疑解惑两个部分。在互动环节,学员们与专家教授积极互动,交流频繁,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以及供热技术难题等展开讨论,现场培训氛围热烈浓厚。专家教授运用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大家构建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指导大家用新的思维模式开展生产实践,不断提升供热运行管理水平。大家纷纷表示,面对面与专家教授学习交流的机会难得,各位专家的授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干货满满、获益良多。既有理论高度,又紧紧契合生产实际,诸多观点和见解让人耳目一新,对于指导供热运行调节、平衡控制、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真正达到了提素质、强本领、练内功的目的。
近年来,公司持续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成长路径,厚植成长“沃土”,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产业工人队伍。下一步,公司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和深度,在专业人才培养、生产实践指导、专业技术建设等方面开展更高质量的合作,不断将校企合作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输出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赵 钢
主办:阳泉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晋ICP备19003131号
晋公网安备14030202000313号
关注阳泉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官方微信
微信号:YQSRLGS